社区医院覆盖九江 居民改变就医习惯
发布日期:2010-02-12 作者: 文章来源:
【字体:

社区医院覆盖九江 居民改变就医习惯
摘自中工网-《工人日报》  

「医改进行时·九江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试点」社区医院覆盖九江 居民改变就医习惯

    “从我家到这里只有5分钟的路程,看病既方便又便宜,乐乐他们就像我家里人一样,我们很熟悉。”2月4日,在江西省九江市开发区滨兴街道兴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记者遇到了67岁的汤南福,因为支气管扩张,她正坐在服务中心一楼的输液室里输液,她口中的乐乐不是别人,而是服务中心的办公室主任乐翠华。

    如今,“小病进社区、大病进医院”的就医观念已经渐渐在九江老百姓心中扎根。

    服务网络覆盖所有城市居民

    对九江而言,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。只不过,那时在九江叫做“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”,即由政府出资,通过发放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券的方式,为城市居民免费提供社区公共卫生服务。

    早在2001年,浔阳区就开始试点开展社区卫生服务,成立了第一家社区卫生服务站。多年来,九江通过政府主办、市级医院延伸、厂矿医院转型、民营机构承办等多种途径,规划建立了一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。

    2007年6月28日,在江西省委、省政府的号召和省卫生厅的部署下,九江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纳入民生工程,在江西率先启动了“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”。

    截至目前,九江共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个,社区卫生服务站67个,庐山区8个乡镇卫生院增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牌子。其中有21家“江西省三星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”,12家“江西省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”,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100%的城市街道、100%的城市居民。

    三年发生三大变化

    “服务凭证由纸质的服务券转变成社区卫生公共服务卡,居民可享受的服务项目随着个人补助标准的提高相应增多,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实现了由原始到现代化操作的过渡。”九江市卫生局妇女保健与社区服务科科长蔡金水,这样总结三年间九江社区卫生公共服务发生的变化。

    “2007年的时候按照每人每年11元的标准,去年国家出台新医改方案后,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了15元。”蔡金水说,随着补助标准的提高,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项目也相应增加,这样一来,也就提高了居民的健康保障水平。

    还有一组数据能说明这一变化:儿童保健补助标准从2007年的10元/人/年增长至2009年的105元/人/3年;孕产妇保健补助标准从2007年的20元/人/年增长至2009年的92元/人/年,增加了B超、乙肝两对半、肝功能检查;妇女保健补助标准从2007年的12元/人/年增长至2009年的128元/人/年,增加了宫颈防癌涂片检查、乳腺癌筛查;60岁以上老年人、残疾人、低保对象保健补助标准从2007年的28元/人/年增长至2009年的87元/人/年,增加了B超检查。

    2008年11月15日,居民只需持身份证或户口簿,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即可免费享受规定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,不再需要拿着服务机构发放的统一的服务券。

    除此,“只要某位居民的随访时间快到了,系统就会将其资料显示为大红色,我们也就能尽快对他们进行电话、上门随访,指导病情管理。”庐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陶木兰告诉记者,比起以前手工登记、统计、安排随访,现代化的操作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效率,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了。

    截至2009年12月31日,九江共免费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50余万份,占城市人群的70.8%.免费为6类重点人群建档20余万份,将2余万名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纳入社区管理。2009年全年共有38万余人次免费享受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,共计发放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卡500余万元。

    江西省卫生厅厅长李利说:“江西继2007年在全国率先实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券制度,2008年又率先全面推广应用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卡,每年免费向社区居民提供7000万元的公共卫生服务。在全省实施救助孕产妇住院分娩近50万人次。从去年6月起,在全省实行农村孕产妇在县乡两级医院平产分娩免费政策,每年有45万农村孕产妇受益”。

    到大医院“扎堆”现象没了

    舒适的就医环境、和谐的医患关系,是这些“麻雀虽小、五脏俱全”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共同特点。

    在开发区滨兴街道兴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左右两侧的两个入口引起了记者的注意。一个入口处挂着门诊的牌子,一个入口处的门上则写着“体检中心”。“这主要是为了让居民们在体检时不会产生‘看病’的感觉。”服务中心主任梅红兵笑着说。

    走进体检中心的等候室,绿色、嫩黄的油彩在洁白的墙体上延展成一条条充满着希望的藤蔓,红色的油彩汇聚成“你健康、我快乐”的六个大字,颇具私密性的蕾丝窗帘垂在门边,旁边还摆放着一台用于播放保健知识的电视机和一台饮水机。“这些字、画都是我们工作人员亲手写的,窗帘这些装饰也都是从家里拿来的,主要是营造出一种在家的感觉。”在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口中,永远只有“居民”,没有“病人”。

    家住官牌夹社区的刘宝珍今年72岁了,2008年的时候她经常莫名地感到头疼。在与兴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闲谈时,她无意中提到了这个情况。“当时他们就叫我赶快去做个检查,结果发现有高血压。”如今,在服务中心医生的悉心检查、治疗下,刘宝珍的血压已经趋于平稳,“每次在路上碰见了,他们都叫我去量血压,有时候我忘记了,还会打电话到我家里来。”

    “小病进社区,大病进医院,康复回社区”是国家规划的美好蓝图,蔡金水表示,它的实现要基于两个前提,即社区首诊制和顺畅的双向转诊。目前,九江正在积极探索实现双向转诊的方式,准备启动“医院牵手社区行动计划”,彻底改变居民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“扎堆”的现象。

    记者从江西省卫生厅了解到,到目前为止,全省已为230万老年人、儿童、孕妇等重点人群建立健康档案,免费提供价值4861万元的公共卫生服务。全省城市居民建档率达到30%,农村居民建档率达到5%.全省每年提供7000万元的公共卫生服务,城市社区居民只要凭身份证或户口本,就可直接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免费享受公共卫生服务。(记者 赵翔 特约通讯员 孔颖)

九江市总工会(服务号) 关闭
九江工惠(订阅号) 关闭